九三阅兵已经正式落幕,但余波仍在国际舆论场上激起涟漪亿鑫网,特别是在接受检阅的45个方队中,核导弹方队格外令人震撼。
【“东风-61”陆基洲际导弹】
我们先从第一个方队说起,包括“惊雷-1”空基远程导弹、“巨浪-3”潜射洲际导弹、“东风-61”陆基洲际导弹、“东风-31”新型陆基洲际导弹。
这是我国陆、海、空“三位一体”战略核力量的第一次集中亮相。简单来说,就是不管敌人在哪里,不论从陆地、海洋还是空中,我们都有能力进行核反击。
其中最受关注的,就是新曝光的东风-61洲际弹道导弹。作为继东风-41之后又一款尖端武器,东风-61很可能加入了电磁脉冲弹头,用于非核化打击——也就是说,它不仅能发射核弹头,还能利用电磁脉冲在精准范围内摧毁敌方的电子系统,让对方的防御体系瞬间瘫痪。这种能力,既能降低全面核战风险,又能提高战略打击的灵活性。
除了陆基导弹之外亿鑫网,“巨浪-3”潜射洲际导弹的出现也同样令人震撼。
潜射弹道导弹的最大优势,就是隐蔽性强。该导弹的发射平台是核潜艇,而核潜艇一旦潜入深海,几乎无法被探测到。再加上洲际导弹本身强大的打击力,使它成为了二次核打击的核心力量。
所谓“二次核打击”,就是即便在遭受敌方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后,一个国家仍然有能力进行报复性反击。这才是核威慑的真正精髓。
【“巨浪-3”潜射洲际导弹】
2019年国庆节阅兵时,“巨浪-2”首次被公开,相关报道指出“巨浪-2”的射程约为8,000公里,具备多弹头分导能力,已经能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。而此次最新亮相的“巨浪-3”虽然没有公开数据,但有专家分析称,其射程应该超过了12,000 公里,甚至能达到13,000公里,足以打到美国本土任何一个角落。
很多人可能对该导弹的“顶级性”没什么概念,作为对照组,我们来看下俄罗斯最远的潜射导弹“布拉瓦”,它的射程约为10,000公里;美国的“三叉戟II D5”根据弹头数量不同亿鑫网,射程在7,400至12,000公里之间。
换句话说,中国的巨浪-3已经稳稳站进了全球第一梯队。这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从大洋深处发动反击的能力。即便美国试图通过“先发制人”压制中国,也无法避免来自太平洋深海的“致命回击”。
而在核导弹第二方队中,“东风-5C”的出现更是令人瞠目结舌,解说词中的一句“打击范围覆盖全球”,说得可谓是掷地有声。
东风-5是中国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,已经服役40多年,可以说是导弹中的“老兵”。而这次亮相的东风-5C,是经过深度改进的新型号。
【“东风-5C”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】
根据央视今年6月公开的参数来看,该导弹全长32.6米,弹径3.35米,最大射程可覆盖12,000公里,命中精度控制在500米左右,还能搭载一枚当量在300万至400万吨TNT之间的核弹头。
要知道,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才2万吨当量左右。换句话说,东风-5C只需一枚,就足以摧毁一个大都市,甚至让一个国家陷入瘫痪。
此次“东风-5C”的亮相,就是向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:即便你远在大洋彼岸,你的核心城市、军事战略设施,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之内。所有企图进行军事冒险的想法,最终都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。
眼下,这些大杀器的出现,足以让五角大楼感到震撼和迷茫。需要强调的是,中国展示这些,并不是要通过武力解决问题。相反,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发展,强调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”的原则。
这些武器的真正意义在于威慑。就像《孙子兵法》所说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”。真正的战略智慧,并不是一味动武,而是在关键时刻让对手清楚:如果你敢轻举妄动,代价将是不可承受的。
换句话说,这些核武器的出现亿鑫网,恰恰是为了“以战止战”。在这次九三阅兵之后,任何想要对中方进行军事挑衅的国家,还是多掂量掂量自身吧。
顺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